江西热线
您的位置:江西热线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量大学子品味红色文化,铭记先烈精神。

(通讯员  邱璇)为深刻理解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了解革命先烈的伟大事迹,7月11日中国计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星火相传小队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小队秉持“逆风执炬,微芒不朽”的口号满怀热情参观博物馆。

井冈山等待着人们去挖掘去探索隐藏在这山林间的红色宝藏,期待着它的故事能够为更多人知道,给更多人带来力量。一件件展品静静地在陈列柜中散发其独有的历史魅力,吸引着过往的人们驻足停留。小队成员一进场馆,就被扑面而来的红色气息深深震撼。

“1927年10月27日,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来到江西井冈山的茨坪。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创建。革命的火种由井冈山不断蔓延,最终遍布全国。”一旁的介绍音娓娓道来,带着人们穿梭时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先烈们的身影在小队成员的脑海中愈发清晰高大起来。

据介绍,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藏文物3万余件,文献资料7000多件,图书7000多件,历史图片10000余张,保存了众多党重要领导人上井冈山时的重要资料。通过大框架,立体版面陈展方式,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更生动的向参观者展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建立的战斗历程。

随着参观的深入,小队成员的崇敬之情愈发深厚。当看到两个小小少年的雕像时,小队成员感叹万千。他们的脸庞是那样稚嫩,眼神却是那样坚定。在那样小的年纪他们就为了革命的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今的我们更应该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看到黄洋界保卫战的相关介绍时,小队成员更是不禁为红军的智慧英勇拍手叫好。利用竹钉阵,空山计等等计谋,红军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主席更是大为赞叹,写下《西江月·井冈山》表达自己的欣赏之意。

红军医院内的感人故事触动人心,在抢救生命的艰难道路上,有人奋不顾身:开着药店的老板毅然带着儿子参加红军,治疗伤者;女护士每天连轴转,只为那一丝生的希望。在药物短缺的情况下,有人毅然将药物让出,将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自己硬抗病痛与死亡的折磨。小队成员凝望着介绍,只觉心情沉重。先烈们舍己为人之精神深深刻入每个人的心中,让人难以忘怀。

八角楼内亮起的那一束微弱灯光下,毛 主席写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本光辉著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给中国革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队员们看着复原的场景,只觉与伟人的距离又近了一步。

在展厅中展览着时隔36年之后,毛 泽东重上井冈山,写下的豪迈诗句:“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看着这词句,小队成员不禁思索,当时的主席在想些什么呢?当时的志向已经实现,新的中国已经建立,中国不在似曾经那般战火四起,主席的心中也觉得欣慰吧!

当天馆内游客更是众多,尽管太阳高照天气炎热,却挡不住人们想要了解品味红色故事的热切之心。当馆内影像播至井冈山顺利会师时,所有人脸上心照不宣地挂上了一抹微笑,为这来之不易地会师感动。更有游客望着革命烈士的雕像久久不语,眼神中似有千言万语想说。红色的文化气息悄无声息地通过整个博物馆,浸润人们的心灵,唤醒人根植于灵魂中的爱国血脉。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正是在这里,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方向。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震撼人的心灵,让我们更加清晰地明白先烈们身上的精神是多么可贵。这些故事不应消散于井冈山清新的空气中,而应让更多的人铭记知道。”小队成员梁炜在实践日志中写道。

来源: